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国钧讲堂 >> 正文
国钧讲堂:讲述传奇故事 传承国钧精神——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专题讲座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信息工程系 吴亦斌 | 日期:2012年3月15日 | 浏览11082 次]

  3月13日下午第三节课,信息工程系陆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专题讲座”,展开了百年前民族资本家刘国钧先生奋发图强的历史画卷,解答了新生入学时“刘国钧何许人也”的疑惑,将国钧精神注入时代气息并重新演绎崭新面貌。
  本次讲座回顾了刘国钧白手起家的创业史,围绕“流落在埠头”,“第一桶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展开。刘国钧1887年出生于常州,懂事聪明,从小走街串巷贩卖炒货补贴家用。15岁时,他南渡长江,来到埠头闯荡,因长得特别矮小,没能做上学徒。刘国钧在埠头无依无靠,生活陷入困境,但他凭着自己踏实肯干从麻糕店里看出了商机,帮人代卖麻糕渡过难关,获得了学徒的机会。20岁时,刘国钧担任元泰京广洋货店的跑街,萌生了开办一家京货店的念头。但开店需要资金,刘国钧不断寻找着“第一桶金”。他在洗澡时,友人无意提起“打辫须”,“利多新潮”的点子让刘国钧砰然心动。其后不久,慈禧和光绪去世,刘国钧大量购买白布制作白辫须,抢占市场先机,果然奇货可居,销路极好。凭着对商业的敏锐触感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刘国钧积累了创业的原始资本,开设了“和丰京货店”。但商业的巨额利润没使刘国钧沉溺于富足的生活,他的目光早已越过商业的限制聚焦到“纺纱业”上。在一片轰鸣的机器声中,刘国钧设想了未来纺纱帝国的最初雏形。当时纺纱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佬手中,想要获得技术简直难于上青天。刘国钧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了外国工厂的“号衣”,混进厂里“偷技术”。最终,他学到了技术并招揽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才,信心满满地开启了纺织机的轮轴,“大纶织布厂”也成为刘国钧一生中最得意的杰作。
  娓娓道来的故事,生动详实的细节,幽默精彩的语言,构成了刘国钧波澜壮阔而自强不息的前半生。每一次 “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挫折,每一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生,即使今天,仍然有催人奋进的励志意义。这些故事无疑提醒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勤奋的汗水和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也在诉说着 “刘高职传承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百年前民族资本家白手起家的精神”。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如果技能是形式的模仿,创业意识则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文化积累,才是刘高职不断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