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国钧讲堂 >> 正文
国钧讲堂:常州六龙城新解与城市精神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综合基础部 宋佳 | 日期:2012年5月18日 | 浏览12980 次]
  常州素有“六龙城”、“龙城”之称,为什么有如此美称,专家说法不一,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周三,图书馆邀请王继宗老师作客《国钧讲堂》,透过六龙城看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大家娓娓道来龙城故事。
  王继宗老师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常州市图书馆古籍部馆员,主要从事常州地方志研究,整理过常州现存最早地方志《咸淳毗陵志》,以及《成化重修毗陵志》、《万历常州府志》、《康熙常州府志》、《常州赋》、《天宁寺文化丛书•古今诗文》等,对常州龙城来历有独道见解。
  听报告的有综合高中学生,张群元副校长、葛树宇、曹堃、万琪、沈丽芬等老师,财经管理系部分学生也自发前来听讲座,大家表现出了对常州深厚人文历史的钟情。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精彩纷呈,详实的史料、生动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大家。
  众说纷纭“六龙城”
  关于龙城由来有着许多妙趣横生的传说,有“九龙相斗,六龙阴聚于毗陵"之说,也有流传六龙城与梁武帝萧衍有关。坊间又称常州“地形似龟”,古云:龟为龙种,不直称“龟城”而称“龙城”,这就为考证常州龙城由来提供了佐证。
  据王老师研究,有16处文献证明了“六龙城”有880年历史,并且这一称谓具有唯一性。宋代监察御史李纲、元代教育家谢应芳等诗人的诗作中也多次提到“六龙城”,使得“六龙城”这个称号实至名归。
   金钟罩六龙,六魁踵相接
   王老师从《咸淳毗陵志》、《永乐常州府志》等资料中,考证出六龙城一说源自南唐时大书法家徐铉为常州所题篆书门额“常州”二字,‘常’像一座金钟,而这金钟下的‘州’字有六画,如六条虬健不屈、奋勇前进的游龙,形如“金钟罩六龙”,预示着常州将出六名状元。自徐铉题字以来常州本地状元正好是六位,正应“金钟罩六龙,六魁踵相接”的神奇预言,因此而赢得“六龙城”美誉。
  龙城精神,美好追求
  王继宗老师讲到,六龙还有“太阳”、“天子车驾的代称”、“众多兄弟、才俊”的意思,前两者与萧衍这位皇帝也有一定关系,后者则言常州青年才俊多。龙城文化灿若星辰,六龙城更是一种城市精神的象征,代表了龙城人民自信自强,英才辈出。常州作为人文荟萃之邦,山川灵秀,代有传承。王老师也寄语我校学生美好期盼。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