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华夏基金会、刘国钧教育纪念基金会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瑞环、李岚清、罗干等先后视察学校。
学校创建于1989年,建校初期就确立并实施“综合性、先进性、示范性、开放性并具一流水平的新型学校”的办学目标。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2年经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复评估,学校综合实力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底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7年正式启动新校区建设,2010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目前,新校区座落在常州市戚墅堰区富民路296号,占地面积34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充分体现“现代职教、生态校园、人文情怀”的设计理念,主要建筑有图书馆,基础教学楼,综合服务楼,机电工程、汽车工程、信息工程、动画艺术、财经管理等教学工厂,体育馆,师生公寓,餐饮中心等,还建有产学研研发及推广基地、校企合作俱乐部广场等。
学校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设有“3+4”本科分段培养(中职+普通本科)、五年一贯制大专和三年制职业中专等办学模式。学校坚持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一级院校培养输送合格新生,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厚实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深受到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欢迎。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达5700余人,各类业余培训年均达15000余人次。适应高职校办学骨干师资队伍基本形成,教职工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8人,包含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1人、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市拔尖人才3人、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市831工程中青年骨干人才1人、市“三创”导师4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91人次,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4%;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或硕士学位获得者92人,占专任教师34.3%,中高级职称(含副教授、教授)教师达206人(其中副高职称97人),占专任教师76.9%,“双师型”教师148人,占专任专业教师人数的79.1%。学校下设机电工程、信息工程(含物联网)、交通工程、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系部,30余个分支专业在办学中日趋成熟。国家、省市级以上的示范专业达9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省级示范专业3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品牌专业3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会计),技能教学研究基地一个(数控技术)。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优质就业率达85%以上。
多年来,学校逐步总结和形成了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的新内涵,即:确立永远“领先一步”的发展思路,树立“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办学理念,形成“要求严、学风好、基础实、技能强”的办学特点,设置人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让学生充分选择分流的“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责任、奉献、理性、进取和影响力”的教师精神,倡导“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学生感到幸运”的师德风尚,践行“为增长智慧增强技能走进来、为报效祖国服务人类走出去”的校训,培育“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学生“新三自”能力,建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民主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营造学府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交融的学校环境等。
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在学校发展中积淀形成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特别是逐步形成的“幸运教育”精神文化,对凝聚人心、展现学校形象、推动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吸引了广大媒体和兄弟学校的关注与认可,也受到了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等职教领导的高度肯定。
本着“现代职教、生态校园、人文情怀”建设理念,新校区建设之初,即特别注重学校文化设计,拥有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图书馆,人文教育基地刘国钧纪念馆、华夏艺术馆、产学研创新作品馆、物联网体验馆等分批建成,其它“馆文化”系列也在建设之中。
学校总结和提炼出的结合潞城水乡“地域文化”的“校园水文化”;作为“名人文化”的“国钧精神”;作为“视觉文化”的校园文化轴线景观;作为“校企文化”代表的“教学工厂线”;“实现幸运教育”的“精神文化”等刘高职校园文化特征,极具校本特色,社会影响力显著,成为省内省外学校参观学习的对象。画册《雕刻时光——与老校园对话》,系列丛书《从刘国钧到刘国钧高职校》、《河脉——我的生活记录》、《幸运的故事——幸运教育的实践探索》、《激越的乐章——校友风采录》,3集文化系列片《一个新校园的文化创意》等“文化影响年”物化成果,汇聚了广大教职工的共同作品、共同记忆和共同智慧。另有其它几部“文化影响年”系列丛书也在编辑之中。
学校开展系列活动营造学生“幸运教育,幸福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建设“开心农场”、“梦想起航——新生入学教育周”、“让优秀成为习惯”、“百团(社团)大战”、“成长进修班活动”、“学生个人演唱会”等,对学生在校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刘国钧杯钢琴邀请赛”、“校园游行节”、“男生•女生节”、“一家亲”联谊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反响。通过这样的幸运舞台,刘高职校不但走出了大量的技能大赛金牌、银牌、铜牌选手,且培养出了具有自信阳光气质、文明有礼品质和创新创业特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基于良好的社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9月至今,我校共接待各级来访考察、调研、学习200多批,来访人数近3500人。近几年,国家并省市各级媒体报道100多篇,部分以专版专题进行了报道。(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