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交通工程系的压轴沙龙——由胡兵老师主讲的“教师的自我管理”,关注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引发了交通系全体老师的思考与讨论。
自我管理,即个体对自己本身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而教师的自我管理,则是指教师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激励,主动向自身提出发展目标,并能自觉地自我规划、实施、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理想目标的过程。
胡兵老师认为,从自身职业特点出发,教师自我管理应重点思考三方面: 一是职业生涯规划。要始终坚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己所需原则,并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要什么、你能做什么、你具有哪些职业竞争能力、什么是最适合你的、最后你能够选择什么6个问题中思考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重视时间管理。学会确定优先次序,并与行动联系起来。其次,要养成良好工作和生活习惯,要转变思维,把握好时间管理的“度”,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生活目标,从日常做起,从细节着手,做一个“忙而有效”“忙且充实”“忙且幸福着”的现代教师。三是团队活力。胡老师以NBA球赛为例,阐述了团队与教师自我管理的关系:团队活力营造笼罩全体成员的积极氛围,促进成员们完善自我管理。而每个个体的自我管理掌控的好,并和同事间、领导间保持良好有效沟通,就会使整个团队活力得到激发,起到“1+1>2”的作用。
老师们纷纷就此话题展开讨论,补充了责任意识、自我掌控能力、自我反思、压力管理等其他关键点。
钱荣明主任最后总结提出,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志存高远”尤为重要。“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只有把目标定得高些,才能更充分调动自己的工作激情,才能更好地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发展中成长,克服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勇攀新的职业高峰,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