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 正文
永远怀念鲁平先生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调研员室 王亮伟 | 日期:2015年5月6日 | 浏览7627 次]

  编者按: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5月4日网站消息,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主任、党组书记鲁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5月3日19时2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8岁。鲁平同志曾任香港华夏基金会管委会主任,华夏基金会及鲁平同志对我校的创建及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校园网特编发我校原任校长王亮伟先生文章,以志纪念。  


  5月3日,鲁平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我是从电台里听到的消息,当时真怀疑自己听错了。他走得太突然,一时难以让大家接受这突如其来的重击与伤痛。
  3月份,我还与鲁平夫人奚亮女士通话,她是刘国钧教育纪念基金会理事,我询问她能否来常州参会。通话前我还臆想,能否与前几年一样,首先接听的是鲁平先生,传来的是那熟悉的吴地方言,待我自我介绍后,他像是老朋友一样说道:“是王亮伟同志吗?我是鲁平。我去叫奚亮听电话。”让人听了就觉得像是个居家老人。可这次是保姆接的,保姆说他们年事已高,还在休息,不便通话。事后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就没有追问一下鲁平先生的近况。
  鲁平先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个闻名全球的风云人物。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而当年担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并具体负责回归工作的,就是鲁平先生。那时候,鲁平先生公务繁忙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还同时担任一个慈善公益组织——香港华夏基金会管委会主任一职。
  我认识鲁平先生,就是从参与华夏基金会的项目工作开始的。
  1988年4月,常州教育界的一件盛事令人瞩目,华夏基金会与常州市政府合作,首创城市职业教育模式——华夏职业教育中心。当年的开工奠基典礼,就是由鲁平先生与时任常州市长的曹锦成先生共同揭幕的。
  由此,国家教委港澳台办公室与常州商量,将我借调北京,担任项目官员,负责华夏基金会国内教育资助项目的管理工作。
  当年华夏基金会给常州职教中心无偿捐赠50万美元,并从学校的规划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助。为了让学校可持续发展,1989年的春天,经鲁平先生联系,著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的女儿刘璧如女士表示要向职教中心捐资100万美元,建立刘国钧教育纪念基金。
  此前,常州已将新建的职教中心命名为“华夏职业教育中心”。鉴于此,职教中心是否要重新命名引起了各方关注。记得1990年3月的某天深夜,时任国家教委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的王复孙先生将电话打到我所居住的招待所,向我转达鲁平先生的意见:关于常州职教中心的命名,充分尊重市政府的意见,华夏基金会同意将“华夏职业教育中心”的命名改为“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最后的确定请常州市政府决定。鲁平先生表示,要在第二天上午给在香港的刘氏家族一个准确答复。看来,处理这件事情很紧急,我立刻行动起来。那时的“程控长途电话”尚未普及,打电话都要到长安街上的“长途电话大楼”。就在那天午夜,我在电话大楼坚守三个多小时,通过电话热线,把华夏基金会、国务院港澳办、国家教委港澳台办、常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领导联系起来了,一项新的“决策”诞生了。当年的“华夏职业教育中心”只公开命名了半年,就更名为“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这项更名极大地调动了海外、境外爱国实业家关心内地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职业教育中心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常州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其幕后的总导演,就是华夏基金会和她的掌门人——鲁平先生。那天晚上,鲁平先生肯定是夜不能寐。尽管那次,我未能与鲁平先生谋面,但他那运筹帷幄、高风亮节的精神风尚,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第一次与鲁平先生见面是在1990年的春天。那次是从北京出发去合肥再去南京进行项目考察。我全程陪同。我第一次零距离观察鲁平先生,他最引人瞩目的,是那魁梧的身材和一头银发,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讲起话来声音不大但挺有力量。当地主人邀我们游览黄山,令人惊讶的是,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他还是第一次造访黄山。当时,他已60多岁了,走路有些气喘,但他从不让我们搀扶。鲁平夫人奚亮女士喜欢拍照,而每拍一张,都在卡片上做记录,而鲁平先生担任着“品头论足”的评论家。他挺随和,时不时地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安全。累了,大家像家人一样,席地而坐。至今,我还珍藏着鲁平先生与大家坐在山崖石上的合影,定格中留着他的微笑,乍看,观者还以为我们是亲密无间的“忘年交”。
  就在那年的10月20日,常州举行“刘国钧职教中心命名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刘靖基先生来了。鲁平先生与刘璧如、查济民等刘氏家族成员都出席了庆典。鲁平先生在会上作了即席讲话,他说:“我和查老、查太(指查济民先生和刘璧如女士)都是老朋友了。他们两位几十年如一日,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建设事业。”“现在他们资助刘国钧职教中心,说明他们的目光是远大的。我相信,这个中心在他们的资助下,一定会开花结果的。”后来学校的发展,充分实现了鲁平先生的预言。刘国钧职教中心在2005年升格为刘国钧高职校,真正成为了职业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这里,华夏基金会、刘国钧教育纪念基金会是功不可没的!鲁平先生、查济民先生、刘璧如女士是功不可没的!
  1991年的春天,我调回常州在刘国钧职教中心任副校长。从那开始,我特别关注港澳的回归,我想,鲁平先生肯定是日理万机、呕心沥血,他必将随着港澳的回归一起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只是听说,在回归前,他生了场大病,动了大手术。所以,在那时候的电视新闻里,突然发现鲁平先生比原来瘦多了,不过他的精神依然饱满,神采依旧。
  2003年的春天,华夏基金会成立20周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大会,我有幸受到邀请并代表内地受资助单位上台发言。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走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免不了有些紧张。临上台,主席台上的鲁平先生朝我点头微笑,我的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我的发言在会后还受到一致好评。其实,那次发言是我有感而发,是对华夏基金会特别是鲁平先生的真情流露。在后来举行的招待酒会上,我向鲁平先生敬酒,他又是微微一笑,说道:王亮伟同志,我们好久没见面啦?我说道,要有10多年了。我邀请他能够抽时间再到常州看看。他欣然答应。
  2004年10月,学校举行校庆15周年纪念大会暨“华夏之友”联谊会十周年庆典,已退休的鲁平先生与夫人奚亮女士又一次光临常州。这次,他没有讲话,只是在会上给获奖者颁奖。其余时间,我发现他都“躲”在宾馆房间里。奚亮告诉我,他是一个十足的“电脑迷”。鲁平先生还挺“潮”的。离开常州时,我去车站送行。在贵宾候车室里刚坐下,他就打开电脑上网。我凑前一看,他关注的是网上国际动态,特别是有关香港的最新情况,当年香港事务还真的出现了一些麻烦。我特地向他询问此事,他显得一脸的严肃,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问题比中国台湾省问题还要复杂,真正实现“一国两制”仍需努力。当时,我还不太明白他的话,但从这几年香港发展情况看,却验证了他的那次谈话。
  自从那次车站一别,我就再也没有见到他。2013年,华夏基金会在香港举行30周年庆典及相关慈善活动,据朋友相告,鲁平先生赴港出席了。我在网上收看到他参会的一组照片。
  就在昨天5月5日清晨,我在“华夏微信群”里,发了一段悼念鲁平先生的话。华夏基金会现任总干事王雁高先生跟帖说:香港报纸昨天采用的,均为他老人家到香港参加华夏基金会30周年慈善晚会的照片。很快,华夏基金会原总干事吴仲坚先生就将鲁平先生的那张照片发在“华夏微信群”里。望着那慈祥而永远含着微笑的照片,我情不自禁想起那些与鲁平先生相见的日子,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他那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心头萦绕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鲁平先生永远离开我们了。如今,可以告慰的是,他一直关心的职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竭尽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港澳事业正继续前行。
  鲁平先生的贡献和风范,将永远为我们所铭记和怀念。
                                                       (2015年5月6日)
  链接:上世纪80年代,鲁平在国务院港澳办任职,先后任秘书长、副主任等职。1990年至1997年,担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他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职,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鲁平在制定“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上付出极大心血,参与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并负责主持香港过渡期的各项事务。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倾注了心血,作出了十分卓越贡献。鲁平逝世后,董建华、梁振英、崔世安等纷纷予以深切悼念,曾被鲁平痛批的彭定康亦称“鲁平是一位有智慧的公仆”。

  华夏基金会是香港地区第一个协助内地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非牟利慈善机构。1981年始创捐款人陈震夏先生捐资4400余万港币,1982年在香港注冊成立。根据陈震夏先生意愿,基金会用于学校发展文化教育和用于医院及疗养院作医疗建设各占一半。三十年来,华夏基金会资产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育部、卫生部等国家部门和香港华夏基金会信托委员会共同管理下,已在国家职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为贫困地区提供的无偿援助资金超过2亿元,项目学校280多所,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內地教育和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华慈善事业产生了广泛影响。


 


  1988年5月23日,时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华夏基金会管委会主任鲁平与时任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曹锦成同志在职教中心奠基仪式上。



2004年10月,鲁平出席学校举行的校庆15周年纪念大会暨“华夏之友”联谊会十周年庆典活动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