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怎样成就更好的自己? 9月21日下午,经济管理系的同学们汇聚在报告厅B,进行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交流会。会上,学长学姐们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暑期生活,她们那难忘的实践旅程,让与会同学们收获了许多书本上学不来的“真材实料”。
品味酸甜苦辣,感知实践意义
1411吉梦同学来到常州火焰网络有限公司打工。工作的苦,竞争的辣,生病的酸,习惯的甜,她与同伴们一起走过。在这两个月中,她是全公司唯一一个没有因没有佩戴工作证而扣工资或被处罚的员工。她说:“现在大多数企业都为了加强管理、树立良好形象而要求员工佩戴工作证,这和我们学校要求佩戴胸卡是一样的,也是衡量一个人责任心和执行力的标准。”短短两个月工作,让她体会到学校对学生优秀习惯培养的用心,假期要求实践的意义。
为了拓展自身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交际能力和出色的应变能力,1212班李康玲同学选择从事李阳疯狂英语的助教工作。面对脾气秉性各种各样的受教者,她不仅要给予足够耐心,还要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尽自己所能帮助学员。每天扯着嗓子带队喊口号、喊单词和句子,让她深知当教师的不易。实践中,她学会了换位思考,性格内向的她能够很好地与人沟通。这份工作,让她在实践中得到了质的转变。
坚持与勤奋,收获成长的喜悦
1416班戚毅承同学在货运公司体验了货运查询和广告邮件发送工作。公司负责人在第一天给他一份邮件模板和一大堆潜在客户的邮箱,要求他挖掘客户。每天盯着电脑6小时,不断地制作邮件点击发送,一天送出几百份,回复的却寥寥无几。几千封邮件,他只收到了两位客户的询问。他说:“这份经历,让我收获的不仅是职业经历、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拥有了能和专业相关的社会人士交流的机会,接触了曾经认为似乎遥不可及的事物。也让我懂得了,不多出去看看,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1314班吴思洁同学选择到一家西餐厅做服务员,“店里不养闲人”这句话让她印象深刻,只有勤奋的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好印象。她说:“勤奋、坚持、乐观,是我们成长路上必不可缺的重要品质。”而她也用实际行动收获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赞许。
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与外出打工的同学不同,1317班的胡素珍,暑假在校集训队进行英语集训,第一天的她是胆怯的,其他同学深厚的英语功底,让她对“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有了切身体会;大量的背诵和写作,让她头疼,无数的眼泪和无奈,让她收获成长。她用实践活动的经验告诉自己:想要成功,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梦想的可贵,正是因为它有难度,但只要踏踏实实,就会有“实现它的幸运和实力”。胡素珍的执着,让她离梦想更进了一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交流会已落下帷幕,但一颗颗奋斗之心,正迸发出满满地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