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 正文
阅读与成长(15)——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推荐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图书馆 万琪 | 日期:2016年3月1日 | 浏览3670 次]

  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及苏童的《黄雀记》(按得票数排序)。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到2011年才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人面桃花》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山河人梦》将场景转到五六十年代各种运动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春尽江南》则描写世纪末中国“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化现象。
  《江南三部曲1:人面桃花》是“江南三部曲”的开卷之作。小说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
  《江南三部曲2:山河入梦》是“江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1952年到1962年间的江南农村。出生于大资本家家庭的20岁的姚佩佩与40岁的梅城县县长谭功达之间的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
  《江南三部曲3:春尽江南》是“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围绕谭端午和庞家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衍变,广泛透视了个体人生在社会剧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困境。

  
  《这边风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爱共处,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矛盾冲突集中,独具新疆风情,情节精彩,语言机智幽默。

  
  《生命册》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转变为“北漂”枪手、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以及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写出了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这些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又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繁花》以上海话写作,讲述的是上海的市井生活。叙事时间为上海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以大量的人物对话与繁密的故事情节,像“说书”一样平静讲述阿宝、沪生、小毛三个童年好友的上海往事,以十岁的阿宝开始,由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以各自语气、行为、穿戴,划分各自环境,过各自生活。
  
  《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通过三个不同的当事人的视角,组成三段体的结构,写他们后来的成长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说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命运,背后是这个时代的变迁。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