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我与职教中心共发展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刘国钧高职校 | 日期:2005年1月7日 | 浏览5506 次]
           我与职教中心共发展            (团委 熊青云)   1月4日三、四节课,虽然户外寒气逼人,但D大楼三楼行政会议室内是暖气洋洋、谈兴正浓。校党委、校长室联合召集我校近三年来引进的新教师就“如何培养好、教育好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我与职教中心同步发展”,“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等几大问题进行了面对面充分的交流。   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了各自的体会:许多人都认为,新教师工作应从点滴做起,要对自己的工作,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敬业,要讲究工作的艺术,要端正工作的态度等。同时部分新教师还提出在自己教学工作中,跨头多,课时安排太紧等问题,有的就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谈了自己的见解,有的新教师感觉现在上课会被“能否受学生欢迎”所左右。从他们的谈话中无不流露出对职教中心辉煌事业的自信与自豪,对学校良好的工作氛围,融洽的同事关系感觉就像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一样。   随后,特级教师、学校教科室吴文龙主任和大家交流了“个人发展”、“学生现状”、“课程改革一系列新问题”等话题,吴主任希望所有的新教师要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去,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他积极鼓励新教师们在平时多反思,多关注教科研。   王校长非常高兴能参加本次座谈会,对大家的感受很有同感,他详细地给大家介绍了学校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抓紧培养新生代的骨干教师”思想,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培养出一批能唱主角的年轻教师,王校长指出,学校将尽可能给大家提供政治平台、工作平台和生活平台,要求大家努力和学生打成一片,积极申请入党,关注教科研工作。同时王校长真诚地欢迎大家利用各种渠道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更希望直接向有关部门提出来。   最后,史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是立交桥式的,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学生,我们对学生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座谈会期间,王校长、史书记还不时回答了教师们的提问与困惑,王校长还将自己做老师时的体会与经验传授给了在座的各位新教师。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大家始终在一种融洽、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大家会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信心百倍!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