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学校迎来了一批富有朝气、肯干踏实、开拓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是到我校来实习的2005届大学毕业生。四年前他们因为选择职教中心走进了大学校园,四年后因为信任他们又把实习单位选在了职教中心。透过他们的出色表现和无悔选择,我们看到的是中心人高度的责任心和中心人“责任 奉献 理性 进取”的精神。
1998年,我校综合课程班(教改班)首次面向社会招生,受到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的青睐。首届综合课程班生源数量多、质量较高,这也给学校增添了压力和动力,更让全体教工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为了造就他们的高素质,学校为教改班配备了一批骨干教师,如特级教师吴文龙,市级、校级骨干教师魏平、耿淬等等;为教改班精心而又科学地设置了课程,注重文化课的基础性与人文性,专业课则讲究应用性与前瞻性;为教改班学生规定了严格的技能训练要求,每学期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四周,学生至少要拿到两张技能证书;还开设了一些辅助课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教改班中大部分学生都以较高的分数和较高的素质进入了高校深造。
——这次是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进入高校深造的平台。
四年后的今天,当部分学生回到母校实习时,母校在欢迎他们到来的同时,又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对明天的教育者负责、对高校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学校帮他们落实实习课务,给他们安排指导老师,替他们找教材教参,为他们提供办公场所,跟他们交流思想。研究生毕业的林春以前是实习生高红的机械基础老师,现在又是她的实习指导老师;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余萍以前是实习生陈玉的电工老师,现在又是她的实习指导老师;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周惠文以前是实习生李静的电子老师,现在又是她的实习指导老师;市优秀班主任季腊凤主动要求担任实习生金鑫的班主任指导教师。从钻研教材、集体备课、查找资料、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到常规管理、班级活动组织、问题学生转化,指导老师都高起点、严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的指导。相信凭借指导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优良的业务能力,再加上实习生们过硬的素质与善思勤学,实习生们一定能出色的完成实习任务,早日适应日后的工作。
——这次学校又为他们提供了踏入社会的跳板。
四年前对学生负责,四年后还对学生负责,职教中心人誓将“负责”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