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由“破窗理论”和“护花原理”引起的思考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财经部:潘丽娜 | 日期:2005年4月21日 | 浏览5293 次]
  近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心理学家凯琳提出的著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增长。还有政治学家威尔逊提出的“护花原理”:公共花园里的许多含苞欲放的花朵,总会被有些不自觉的游客折了来。尽管花园里写着“禁止折花”,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而不见,照折不误。威尔逊说:“你何不转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赞美”、“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   看到这两个理论不禁使我想到:如果校园里有一个同学带头随手摘下盛开的鲜花,其他人就群起而效仿;如果课桌上公然摆放着贵重的财物,教室门窗在无人的情况下也敞开着,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如果 有的同学违反了校纪校规,还称“XX都是这样干的!”;如果楼道口的垃圾箱处满地狼籍,反正别人也扔在了外面……。草坪上的提醒语我们是否也可以换成“小草青青,踏之何忍”等等。   “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从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的是从内在的心灵育人,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强调外在的与内在的和谐统一。所以不管是哪个部门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要想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破窗理论”和心灵育人的“护花原理”。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