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信息(物联网)工程系宋芝佳老师在图文楼报告厅A,为即将走向毕业岗位的18级同学作了题为“如何克服社交焦虑”的讲座。
社交焦虑,是一种在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是感到紧张苦恼的情绪体验。在讲座的开始,宋老师为大家解析了社交焦虑的三个层次,分别为社交尴尬、社交焦虑和极度羞怯,焦虑程度越深,对社交影响就越为严重。社交焦虑对人的影响有正反两面,正确地看待社交焦虑,发挥它的好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宋老师通过一个测试,与同学们一起检测自己的社交焦虑程度。测试下来,不同同学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宋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过去十年自己不断挑战自我的经历,向同学们证明社交焦虑是可以通过实践降低的,并通过两个心理学实验,介绍了克服焦虑的两种方法:一是实践,二是“认知行为疗法”。
宋老师介绍,其中首要的是对付我们头脑当中的内在评判。作为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我们是当事人也是“吃瓜群众”,坐在下面和站在台上是完全相反的心情。我们总会低估自己,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其实不用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要学会更柔和地、善意地对待自己,人性都是共通的,要与人为善、敞开心扉,至于能够回报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其次是结构化角色扮演,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知名喜剧演员周星驰的经历,他在生活中是极为内向的性格,而当他拍摄进入到角色时,人们就完全感受不出他的内向。在社交中进行结构化角色扮演,就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减少社交焦虑。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意识到拥有社交焦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学会接受自己,拒绝、逃避社交只会错过更多机会。当我们保持善良,保持温暖,拥抱自己,拥抱挑战,以成长视角证实社交焦虑,不断突破自我,我们就能拥有自信阳光的社交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