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国钧讲堂 >> 正文
国钧讲堂:别样月光别样情
[来源:智能制造学院 | 作者(文/图):202055 胡锦波 | 日期:2023年11月23日 | 浏览1656 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每想起“月亮”,这些诗句就会涌上心头。“月亮”是不变的,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已经悬挂于广阔的天际中,细心守护着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每一种生灵。但“月亮”又是瞬息万变的。阴晴圆缺,潮起潮落,它在不断变化中掩饰着自己的美妙,并将它们播种在人们的心中,开花结果。月亮的文化,对于每一个居住在地球村的人来说,都同样重要。11月21日下午,程珏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国钧讲堂“中西方文化中月亮意象差异比较”主题讲座,一起探究了月亮意象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同”与“不同”。  

讲座中,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引用大量的诗句、文学作品,从“月字的起源”“月亮意象在中西方文学中的相同之处”“月亮意象在中西方文学中的不同之处”三个方面带着同学们去走近、感知月亮这一神秘而又意蕴丰富的意象。    

程老师指出,在中西方文学里,“月”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积淀了人类浓郁的文化情蕴。“月”所被赋予的审美内涵在以月喻人,寄托孤怀上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月亮所代表的意象也有所不同。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在借景寓情时,喜欢从事物本身进行多向性发挥,进而习惯用事物的特性来比拟自身感受。例如“满月”是团圆的象征,“弦月”则表示离别情思。而西方人注重逻辑推理,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人与自然两分。因此,他们倾向把月亮看作独立行动的个体,月亮的阴晴圆缺和人的心境联系并不紧密。因而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月亮常含有多变与现实的意蕴。    

在中西方文学中,人们都将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一种情感寄托与慰藉,但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存在着各种不同差异。但无论是中国的月亮意象,还是西方的月亮意象,都为人类文化拓展了空间,共筑了多样的月亮文学。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