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北京之行,期待了很久,一方面是源于毕业后便再未回到这曾经生活、学习了四年的城市,不知母校是否风景依旧,不知久未见面的同窗是否容颜依然;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小到大的一种情结,一种源于学生时代对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国内顶级学府的向往。
虽说在北京读书时,也因探望家姐和子健到过这两所国内顶尖学府,曾感受过未名湖畔的拂面微风,徜徉在燕园中追寻过先贤留下的思想印记;也曾在那一亩方塘边想象荷塘月色的美景,品尝过的万人大食堂美味。然而,以一名学员身份在清华园内闻道求学却是想都不敢想的。
初到北京时却是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之时,不几日一场许久未见的大雪便作为意外礼物让饱受雾霾之苦的我惊喜万分,也让萧条的校园内呈现出一种纯粹的美。
清晨雪景
言归正传,第一周的课程是模具相关知识的讲座,有收获但未达到预期,可能是期望值太高的缘故。当然,听了李斌老师的课并到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参观后还是很受启发。
工程学校规模并不大,却有很深厚的专业底蕴。
设备很先进,用于教师科研开发和生产的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等设备都是阿奇夏米尔先进机床。其次是管理规范,其实训场地布置和管理完全不逊色于任何一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现代化加工企业。最重要的是教师很专业,也很敬业,而这种专业和敬业又和学校对教师的尊重、培养和人文关怀是分不开的。
模具生产专用高精度加工中心
电火花机,其中一台带四轴
可切斜角的线切割
实训车间一角,“5S管理”管中窥豹
模具车间工具摆放架
第二周的课程是模具拆装、第三周的课程是模具设计和制造软件培训,我也渐渐融入到清华的学习氛围中:早晨上课前是《大学》的晨读,然后是满满当当的一上午课,中午下课后被校园内汹涌湍急的自行车大潮裹挟到食堂就餐。
餐后是难得的静谧时光,可以在清华园内漫步,今日去看看邓公题字晗亭,明朝去王静安先生碑前瞻仰吊念,看着周围来去匆匆的清华学子,感觉悠闲的自己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而静心体会,又能感受到这古老学府中幽幽飘散在空气中的醇厚学术与人文氛围,却又发现自己已切实的融入这环境中,至少在此时此地,成为了传承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清华人。
下午紧张的课程后,在食堂吃完饭,便匆匆赶回仄陋的旅馆,先小憩一会,然后将一天的所得连同一些鸡毛蒜皮却自觉有趣的杂事一起写成日志,却也自得其乐。
忙里偷闲利用周末回了一趟母校,与昔日同窗好友小聚,发现本部因良乡校区的竣工冷清了好多,当初的14号宿舍楼也成了留学生宿舍,却也有物是人非之感。
第四周是清华的挑战课程,却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利用6天时间,设计试制出一辆可用安卓手机控制的排爆机器人小车,完成预定上坡、下台阶、过涵洞、转弯、提举和投弹等一系列动作。
8人一个团队,分工协作,各展所长,看着小车在忙忙碌碌中逐渐成型,颇有一番成就感。临近最后一天展示评比之时,尚有许多工作未完成,大家便留下开夜工。
恰逢周五,教室中央的大屏幕上是时下最火热的《我是歌手》,清华的老师们便坐在教室中,听着歌看着我们忙碌地在各个车间和教室中穿梭,一旦学员有调试或加工帮助的需求便起身为我们服务。
就这样我们在这歌声、咖啡和油污铁屑的奇异组合中熬夜到凌晨,直到机器人小车调试的完成。在这熬夜的过程中我们忘却的是疲劳和困倦,体会的是付出、责任和收获。
机器人小车
第二个月是在比亚迪的模具厂实习,整个过程却也乏善可陈,凸显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尴尬。
回到清华后的前半个月的课程是线切割、逆向工程、快速成型和材料学,由清华自己的老师来讲,让我们见识到清华在教学上的底蕴。老师们各种典故、佳句和风趣的语言结合在一起,让课堂成为引人入胜的奇景,不忍有片刻的神游。
在这精彩纷呈的课堂背后是老师们治学的严谨,呕心沥血的付出,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的厚积薄发。
左图为张学政老师的部分笔记,右图为张学政老师的部分备课本
光阴荏苒,转眼培训归来已月余,回忆培训时光却总有新的体验和所得,却囿于工作繁忙和笔力低拙总觉文不达意,不甚其扰,于是絮絮叨叨,杂七杂八地乱写一通,匆匆成文。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