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30日,学校举行了教科研与产学研专题报告会,在报告会上王亮伟校长对活动作了点评与总结,还兴致勃勃地为大家讲述了几位青年教师在教科研、产学研、优才培养、技能比赛、日常教学等方面的成长故事。这是一校之长对年轻人的呵护与关注,也是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从本周起,校园网“每周人物”将推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报道,与全体师生共享他们的专业成长经历和感悟。为保证文章质量,我们委托系部组织采写,或向教师本人约稿,本周编发的《在工作中发现 在发现中创新》由蒋曙老师本人提供。
在工作中发现 在发现中创新
此次我参加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在收到同事以及亲朋好友们的祝贺之余,我更多的是在思考自己的作品为何能吸引评委并最终获奖。
回顾整个比赛过程,从我接到参赛通知后开始买书学习Flash技术,到参加省比赛出线,再到参加全国比赛,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件作品,一件并不是很成熟的作品,究竟靠的是什么才打动了评委们呢?我唯一能想出的答案便是我作品的创新性。
做这样一个软件的想法由来已久。当我第一次抱着一大堆的实物框架模型去上立体几何课,我就想要改变这样一种老师教学不方便,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可是当时自己也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改变,只是潜意识的自己告诉自己,哪怕有很小的改进都是好的。
后来学校给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投影仪后,我的这个改进想法又冒了出来,计算机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是否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又开始尝试使用《几何画板》制作立体图形,但过程过于复杂,使用极其不方便;接着又先后尝试了《3DMax》和《AutoCAD》等专业制图软件,虽然功能上能满足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始终满足不了课堂教学的要求,于是萌生了自己开发一套为课堂教学量身定做的教学软件的念头。恰好这次比赛提供给我一个机会,使我终于将此想法付诸行动,将它变为现实。
如果说我的作品具有创新性,那么这个创新则源自我的教学需求。其实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像电灯、汽车、电话、电脑等各种各样创新产品的出现和应用,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发明创造出来的。而我此次比赛的作品,其创作过程正符合了这种规律。
需求推动创新,只要我们关注生活,发现需求,认真地去考虑这些需求,就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